
早教不是讓孩子會幾首兒歌,會數多少個數,因為這些在孩子長大以后都會忘記……
早教它是培養孩子十大能力綜合性,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并學到一些有實用的能力!
1、培養專注力(孩子認真做事情的能力,注意力)
2、培養秩序感(孩子做事情有規律,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建立空間感。)
3、邏輯思維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
4、語言表達能力(講故事,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表達欲(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主動和老師,親人打招呼,)
6、培養情商(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7、培養財商(懂得交換,知道事物是有價值的),
8、音樂節奏感(調性練習,聽,唱,發音,使用樂器)。
9、身體協調性(舞蹈,動作協調)。
10、探索能力培養(發現,求知欲)。
空間,方向,平衡感的建立,學會分享,懂得愛惜糧食。懂得集體生活,有集體生活,有集體榮譽感,會與別人分享合作等。--這就是早教。
為什么我們需要讓孩子上早教呢!
因為早期教育是從孩子零歲開始的每個階段發展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孩子成長的特殊性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大腦發育的可塑性。
大腦的可塑性是大腦對環境的潛在適應能力,是人類終身具有的特性。年齡越小,可塑性也越大。
三歲前,尤其是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從零歲的外部刺激,將成為大腦發育的導向。早期形成的行為習慣將編織在神經網絡之中,而將來若要改變已經形成的習慣卻要困難很多。
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
孩子來到世上,已具備了一切發展的潛能,他雖然弱小、稚嫩,但卻有主動生長的內在力量。所以,成人應該及時創造條件,支持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不失時機地使孩子在三歲前就具有的能力得到充分開發。
三、孩子發展的基礎性。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發育過程中,有一系列的關鍵發展期或敏感階段,也稱學習的關鍵期,最好的例子就是語言的學習,在正常社會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能毫不費力地掌握母語的口語形式。
雖然人類的學習關鍵期持續時間可從出生延續到青春前期,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行為、技能的學習關鍵期卻開端于三歲之前。
四、孩子發展的順序性。
孩子有各方面的生長發育都是遵循基因安排好的順序一一展開。
例如,從運動領域看,每個孩子的身體運動都遵循從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順序出現,雖然不同孩子的上述動作發生的月齡段不同,但其次序無一例外。
孩子的這些特性,使早期教育成為可能和必要。細心的父母只要觀察孩子的表現,就會發現0~3歲孩子需要學習的本領非常多,如能及時地滿足和耐心地等待,孩子的發展就會更好,生活得更加快樂、和諧。
所以說上早教與不上早教的問題!我們需要看每位家長在帶小孩子時是否能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并學到一些有實用的能力!
總得來說??!!早教=讓孩子快樂成長!早教≠讓孩子學很多東西!